主页 》 通知公告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
作者:本站编辑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9-06-21 10:13:29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我院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推动我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突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高教师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关系的正确认识,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真正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具体目标: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和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开发具有我院特点的系列课程;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三、工作任务

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课程思政,建成211X课程思政体系。“2”是两门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基础和概论),“1”是指形势与政策课,“1”是指打造“大国工匠”(或匠心中国)为主题的系列课,“X”是指建设涵盖所有专业课和基础课在内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各系建设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

1、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核心责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思政部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组织教师学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融入教学,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钻研和吃透新教材的精神和要求,定期组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2、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

思政部要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时事热点、重点形势走向,在课程模块下对课程内容进行动态调整。运用专题讲座形式,注重主讲人的多样化。学院领导、各专业系总支书记主任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社会专家、行业模范人物为学生做形势与政策报告。

3、打造“大国工匠”为主题的系列课

教务处牵头,各教学单位(部门)配合,结合我院办学特色,打造“大国工匠”为主题的系列课。通过系列课程整合校内外专家专业资源,每月组织一次“大国工匠”主题讲座,由各系主任或校外专家主讲,让工匠精神活起来,让身边典型人物活起来, 促进“工匠精神”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融“匠心”于我心。引导学生树立起“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助推中国制造强国之梦。

4. 建设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内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都要注重发挥所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要结合学科性质和学生实际,深入挖掘本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每门课程要建立系列化的思政教育案例库,案例应有效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专业领域内重点关注问题,或实践中先进性人物和事迹,包含思政教育元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

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社会科学类课程要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培养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育教学,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坚定四个自信。人文艺术类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数学类课程要在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学生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语类课程要从世界眼光中体会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体育类课程要注重弘扬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

专业课程要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充分挖掘专业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让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实现最大化。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经贸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敬业、诚信、节俭的现代商业精神,培养学生诚实守法、以义取利、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等品质,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并有时代担当的服务性人才。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参考附后。

5、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结合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当好经师,也当好人师。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和实施加强互动交流,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建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组

成立由学院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负责,思政分管领导和教学分管领导共同参加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组,统筹推进全院改革工作。设立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教务处和各系部领导、思政学科专家组成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负责我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督查、评估工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各系部要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全院整体框架下制定本单位的实施细则。

2、健全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评价督查机制,将课程改革情况列为各教学单位教学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系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价范围。建立定期调研制度,跟踪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3、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有规矩,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等言行。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将教师思政育人能力作为教师评教、评优评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先进典型表彰机制,遴选推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优秀团队。

4、学院设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资助和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附件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附件2:“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参考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版

系别

任课教师

课程名称

授课单元

授课班级

课程类别

□公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举措

教师签字: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参考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3、专业(行业)发展历史与前景

4、法律法规

5、职业素养

上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 下一篇:关于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周末...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晋)ICP备 11002654号